銀髮族相關新聞

那是奶奶身上的味道--專訪音樂家李明蒨 2015-02-25 07:38 那是奶奶身上的味道--專訪音樂家李明蒨 2015-02-25 15:38:32 【文/徐嘉君】 出門前,把自己打扮漂亮,李明蒨問兜在身旁的兒子:「這樣OK嗎?」即使才兩歲的他已經會若有其事地欣賞,然後說:「OK!」

那是奶奶身上的味道--專訪音樂家李明蒨
2015-02-25 07:38

【文/徐嘉君】

出門前,把自己打扮漂亮,李明蒨問兜在身旁的兒子:「這樣OK嗎?」即使才兩歲的他已經會若有其事地欣賞,然後說:「OK!」

對幸福的憧憬來自於奶奶

李明蒨的確是一個漂亮也愛漂亮的女生,她的「漂亮」來自對奶奶記憶的復刻:化妝的動作與習慣,以及生活中對品味的要求,都是奶奶所留下來關於幸福的模型。

「我幾乎沒有看過阿嬤素顏,小時候常常看到她在撲粉,現在我自己化妝的時候,也都會想起阿嬤。」在李明蒨的印象裡,奶奶永遠穿著漂亮的衣服、上精緻的妝,在外人看來,有種高不可攀的氣勢與華貴,即使在那個古早時代,就懂得打點自己,「她每個禮拜都還會固定上美容院呢!」

聊起奶奶,氣質的李明蒨還是當年那個小女孩,顯得手舞足蹈、眉飛色舞,對她來說,這些記憶不會褪色:每個禮拜固定兩天,奶奶會在午睡後,悠悠地從三樓的起居室走下來,提著一籃準備好的洗髮精和潤絲精,漫步到距離家兩條巷子外的日式美容院,洗頭、做造型,「現在我的車上也放著洗髮精和潤絲精,阿嬤的習慣,延續成我的習慣。」

習慣被記憶豢養,李明蒨很清楚,自己身上有太多奶奶的樣子。或許也說,複製的不只是習慣,更是一個小女孩對未來的想像,「爺爺很疼阿嬤,阿嬤是個很幸福的人。他們幾乎是形影不離、同進同出,我記得,每天下午爺爺都還會用他的摩托車,載著阿嬤去兜風。」

切片的回憶,娓娓投影出當年的時光,在那裡,李明蒨懵懂地看見了幸福的模樣,無需遲疑,奶奶留給她最深的,就是如光之魅影般的綺麗幸福,「我喜歡旅遊、喜歡打扮、喜歡分享,甚至對愛情的憧憬或者婚姻的期待,都是來自她的影響。」嚮往的理想生活,幾乎翻版自奶奶,李明蒨說,如果奶奶還在,她們一定會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。

有個人永遠都不會嫌我煩

形容自己是一個喜歡撒嬌的女生,可惜爸媽看不見她的心思,「爸爸很嚴肅,而我總是等不到媽媽不忙的時候。阿嬤她永遠不會嫌我煩,永遠都不會對我生氣。」

聊起往事,在每個段落的逗點中,都輕輕喊著「好想念阿嬤」。李明蒨說,小時候的她,就像個小蜜蜂、跟屁蟲,一直圍在奶奶身邊,「她早上運動回來,我只要聽到阿嬤的聲音,就會衝到她的房間,問東問西,『阿嬤,妳買啥……。』」

不會被打斷,從未被制止,女孩無窮無盡的渴望,賴在奶奶身上,「晚上我就會去阿嬤房間,搬張小椅子,一起看歌仔戲,那種心滿意足的感覺,到現在還很清楚。」總是喜歡和奶奶湊在一起,李明蒨還說,從前的大家庭,阿嬤的房間可不是隨便誰都可以進去的,那個「神聖不可侵犯」而李明蒨可以自由穿梭的房間,是阿嬤對她的寵愛。

「當我調皮的時候,阿嬤就會用她胖胖嫩嫩的手,假裝著:『妳不乖我就打妳喔!』我會說:『我不驚我不驚……』這種感覺好親密,這讓我知道阿嬤完完全全是疼我的。」

被完全疼愛的滋味,談起回憶,是滿足,是一去不回的感嘆,「就算是現在,當我想要找個人說話,念頭裡就會跑出我阿嬤,可是相處的時間真的好短,快樂為什麼總是一下子就結束了。」

她是懂得我的人

在李明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,奶奶因為腦溢血突然過世了,「那時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搬到高雄,才去一個多月,阿嬤就發生事情。」李明蒨還記得,匆忙趕回家,多了一具棺木,而棺木中躺的是奶奶,「大家要我去見阿嬤最後一面,我只覺得阿嬤變得好小,臉變得好黑。」第一次跟死亡如此靠近,有些驚恐、有些不知所措,「我也會害怕,但對阿嬤的感情超過了一切,在守靈的時候,我甚至會想,阿嬤可不可能活過來。」

人生的體會突如其來,是誰說的「少年不識愁滋味」,「阿嬤過世後,我們又搬回宜蘭。我常常騎著腳踏車去阿嬤的墓園,也不是一定要幹嘛,不是一定有什麼話想說,但就是有一股力量、一份情感,讓我牽掛。」

一個小女生、一臺腳踏車,把墓園襯得更加安靜,或許直到天空都將暗下來,在晚餐開飯之前,若無其事回到家中,一字不提地完成想念儀式。李明蒨總是這麼說,奶奶懂她、欣賞她,「從小她就跟我說,妳以後會讀北一女,去美國讀書。這無形中給了我好多鼓勵,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棒的人。」

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夢,奶奶是替李明蒨製夢守夢的人,「即使爸爸不認為女生要讀那麼多書,但是阿嬤的聲音從沒離開我。在我的心裡,有個人支持我,不會潑我冷水,不會讓我覺得是自己想太多。」

不需要修飾的語言,不需要矯飾的情緒,不需要翻山越嶺就能獲得認同,「我很努力做很多我覺得重要的事,可是有時候家人還是沒辦法懂我。當我想要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成就時,就會想起阿嬤,像現在我出新書了,就很想跟她分享這個喜悅。」

李明蒨和奶奶的關係,就像是背對背的信任遊戲;李明蒨把自己的身體完全交託給奶奶,即使整個重量都在奶奶身上,也知道奶奶會全然地接受她,不會背棄也不會遭來誤解或責罵,這是一種無需顧忌的安全感,一種心靈相映的愛。在奶奶面前可以很真、很自己、很快樂。

把幸福傳承

上個月回到宜蘭,李明蒨把奶奶生前去日本旅行時,送給她的紀念品――自動削鉛筆機,帶到臺北,「它一直放在我原來的房間,現在兒子已經開始練習握筆,這一刻好像到了。」這一刻要把奶奶對她的疼愛再交給兒子,「這臺削鉛筆機濃縮了阿嬤的愛和期望,當時的我感受到了,現在我要把這份意義傳下去。」超過三十年的削鉛筆機,蘊藏代代的祝福,李明蒨說她知道她的小孩很幸福,因為當年的她,也有過同樣的幸福。

「阿嬤一直都在,好的壞的,我都想到她。」私密的耳語,從未間斷,奶奶不在了,卻好像一直都在。記憶沒有最佳的賞味期限,愛可以傳承。

*本篇文章由《張老師月刊》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張老師月刊》2015年3月號】

張老師月刊,是學校老師的「急診處方」;是父母家長們的「使用指南」;是諮商人士的「Google」;更是社會大眾的「心靈維他命」。走過三十六年歲月的張老師月刊,堅持成為現代人的身心靈守護者,期許專業性和生活性並重,以「人文情懷.心靈品味」為訴求,強調大眾化的人文心理學,以及身心靈的全方位健康成長之刊物。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歌,唱給自己聽
2015-02-25 07:37

歌,唱給自己聽

2015-02-25 15:37:13

【文/編者】

網路上流傳著這麼一段文字:「年輕時,喜歡一個人;結婚後,嚮往一個人;中年開始,學習一個人;老年以後,面對一個人。」

一個人,代表什麼?自由自在、無羈無絆、獨立自主,或是孤單寂寞、無依無傍、隔絕無助?

不同的年紀看待一個人,心境竟然如此不同。

不過,人們常說的「一個人」,往往取相於外,是從生活形態來區判:獨居或者群聚。但是,就生命的本質,回歸心靈層面,人,自始至終,都是自己一人。

一個人的心靈,不管獨居或群聚,難免孤寂。

翁開誠老師認為,孤寂感,往往來自個體的獨特性,或者源自於對真善美的堅持和追求,曲高難免和寡。不過,看懂看透了,便可以擁抱清明與沉靜。一個人,也無風雨也無晴。

陳舜文老師從發展需求分析,人們會在自我與團體之間,或近或遠地取得平衡;提高主觀控制感與自我效能,一個人,可以享受靜謐,也能與人同樂。

一個人的心靈,見喜、見悲、且鬧、且靜,像是一首歌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唱腔和詮釋。歌,不必然唱給誰聽,不盡然等到知音。

「人難免會脆弱、會難過、會寂寞,但並不代表就無法勇敢,無法看見自己的價值。」愛情心理達人海苔熊強調,生活中、心靈上,練習一個人,是生命的必然與必須,過程中,可以讓人看到更多、成長更多、獲得更多。

自己的歌自己唱,當自己的聽眾、自己的知音。如是暢快,如斯陶然。

*本篇文章由《張老師月刊》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張老師月刊》2015年3月號】

張老師月刊,是學校老師的「急診處方」;是父母家長們的「使用指南」;是諮商人士的「Google」;更是社會大眾的「心靈維他命」。走過三十六年歲月的張老師月刊,堅持成為現代人的身心靈守護者,期許專業性和生活性並重,以「人文情懷.心靈品味」為訴求,強調大眾化的人文心理學,以及身心靈的全方位健康成長之刊物。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連美恩:從獨立到獨處,我已習慣「一個人」
2015-02-25 07:36

連美恩:從獨立到獨處,我已習慣「一個人」

2015-02-25 15:36:28

【文/徐嘉君】

順著「一個人」的話題,連美恩聊起阿姆斯特丹的Eenmaal,那是只服務一個人的餐廳,座位和餐點都是單人份設計,不接受結伴同行。

究竟是現代人寂寞,找不到人陪,還是想要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吃飯;是被動地接受,又或者是主動的選擇?

兩者都有吧!

對經常一個人的連美恩來說,「一個人」很快樂,從前還會有的「寂寞難耐」,現在都不成問題了。

愛情重要,me time也重要

採訪結束馬上就要去接機的連美恩,即使已經交往五年了,和英國男友的感情還是很甜蜜。問起男朋友對「一個人」會有衝突嗎?連美恩說,當然要經過討論,才有共識,「我還滿需要一個人的時間,可能在一個禮拜甚至一個月前就排好me time,先溝通,他都會尊重。」

笑說男友比較黏,在生活裡,兩個人需要互相配合,「如果我想看書,他卻邀我去超市買菜,這時候要有一個人願意配合對方。」有時給對方「愛的陪伴」,有時讓自己獨處,兩人的關係很微妙,就像經典的廣告臺詞「有點黏又不會太黏」,me time不能少,愛才能持久。

把自己預約、固定時間獨處、工作之餘安排旅行、生活裡不可或缺的閱讀和寫作,連美恩享受愛情,也享受「一個人」。

練習「一個人」就像減肥

今年9月,連美恩到上海找朋友,中途一個人脫隊去西湖,「一開始也會覺得沒人陪自己講話,有些無聊,但後來都能自得其樂。」

在西湖待了三天,連美恩說很奇妙的是,因為工作型態本來習慣晚起的她,這幾天一大早就自動起床,一個人沿著西湖邊走,不刻意安排活動,純粹看盡西湖的美。

一個人的時候特別有靈感,拿起隨身攜帶的電腦,記錄靈光乍現的念頭,除了自己,幾乎沒有和其他人交談,「我今天要跟你聊天,才會認識你,那你也要跟自己聊天,才能認識自己。」這是男朋友告訴連美恩的至理名言,「三天結束後,我覺得自己的能量變得好飽滿,整個人也完全地放鬆了。」

臺灣的教育沒有教我們怎麼「一個人」,整個社會也沒有讓我們覺得「自己做自己的事」是重要的。連美恩覺得,大家什麼都不缺,就缺「一個人」,「剛開始一定會忐忑不安,甚至難以忍受,不習慣身邊沒人陪。但我相信,很快地,你就會感受到箇中的妙滋味。」

笑著臉、瞇著雙眼,可愛地說出「箇中妙滋味」,那是既肯定又滿足的表情。連美恩形容,練習「一個人」就像減肥,「剛開始很痛苦,可是當多餘的脂肪消失了,你就會覺得很值得。」起步練習「一個人」,或許它不是件舒服的事,稍微勉強自己去試了以後,便能愛上這種感覺。

從獨立到獨處

曾經流浪一年,只為了尋覓內心的聲音,大家認識連美恩,是從《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》這本書開始。「在歐洲的那段時間,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。國外流行Gap Year,鼓勵年輕人把自己放逐一年。」

大學畢業那一年,面臨生涯選擇,身邊的朋友幾乎都緊鑼密鼓地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安排。不容遲疑,好像隨時會落於人後;機會稍縱即逝,這一刻必須馬上做出決定……。連美恩形容自己的脖子被掐得很緊,就算已經有很好的工作機會以及美國的研究所等著她做決定,還是看見躁動不安的情緒,像焰火燒著自己的心。

踏上歐洲,開始自己的Gap Year,旅途中照顧自己、保護自己、打點生活裡的大事小事、決定下一個流浪的地點……。這一年讓連美恩沉澱自己,也因為經驗各種不同的人事物,大開眼界,從學習獨立到享受獨處,「我愈來愈獨立,也就愈來愈習慣獨處;獨處讓我有時間消化外界紛擾的訊息,知道該怎麼做決定。當我知道怎麼幫自己做決定的時候,自己也變得更加獨立。」

形容沒有辦法矇著眼睛往前走的連美恩,也曾覺得自己是loser、是怪咖,「那時候在歐洲旅行,有一次遇到兩個在美國讀博士的臺灣女生,她們問我:『還要旅行多久?』我說:『我不知道。』她們問我:『回臺灣後要幹嘛?』我說:『我不知道。』」

那個晚上她躲在棉被裡,壓抑著啜泣的哭聲,不敢讓別人聽見,「她們對我的回答表現得有些訝異,雖然沒說什麼,但是讓我好難過。我難過是因為,為什麼我就不能夠像其他人一樣清楚自己的方向,我覺得很討厭自己,為什麼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?」

這是成長的代價,從天真可愛的小女孩到獨立自主的連美恩;不再害怕自己內心的聲音,不再姑息自己的直覺,不再把自己的「與眾不同」視為徒然的摸索。

「一個人」,才有能力懷疑

大家用「找到了自己」來形容經常一個人的連美恩。「找到自己」也是大家夢寐以求的讚美,「一個人的時候,你才有時間『懷疑』。有時你會感到害怕,那是因為你對『懷疑』是很陌生的。」懷疑自己、懷疑制度,懷疑一切迫不及待要發生的事情。「懷疑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,也只會在沉澱的時候,才能抽絲剝繭地看出端倪。

比方說,曾被朋友戲稱不會是「臺灣好媳婦」的連美恩,在懷疑中找到了答案,「我也不是不想當個稱職的媳婦,但我的個性就不是傳統的『良家婦女』。我們都一直接受社會的價值觀,當被這些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,也就要花相當的時間去過濾或排掉。」

人云亦云,或許反而是最容易的方式,但對連美恩來說,這並沒有辦法幫助她看清楚眼前的路。「一個人」的時候,內心最是誠實,好的、壞的都無法蒙騙自己。或許「一個人」是一道哲學的練習題,通過思辨、考驗後,前方就會有柳暗花明的寬闊景色。

現代人究竟是寂寞還是獨立?我們都沒有肯定的答案,但對連美恩而言,看清楚自己的樣子,「一個人」早已是不可或缺的習慣。

*本篇文章由《張老師月刊》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張老師月刊》2015年3月號】

張老師月刊,是學校老師的「急診處方」;是父母家長們的「使用指南」;是諮商人士的「Google」;更是社會大眾的「心靈維他命」。走過三十六年歲月的張老師月刊,堅持成為現代人的身心靈守護者,期許專業性和生活性並重,以「人文情懷.心靈品味」為訴求,強調大眾化的人文心理學,以及身心靈的全方位健康成長之刊物。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1px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or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