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髮族相關新聞

快樂生活是什麼樣子? 2015-03-06 07:10 快樂生活是什麼樣子? 2015-03-06 15:10:46 【文/Amy Spencer;譯/簡佩吟】 如果請你舉出一件可以讓你更快樂的大事,那會是什麼?過去八個月,我時常問身邊朋友這個問題,並記錄他們的答案,我蒐集到的回答包括:「寬

快樂生活是什麼樣子?
2015-03-06 07:10

【文/Amy Spencer;譯/簡佩吟】

如果請你舉出一件可以讓你更快樂的大事,那會是什麼?過去八個月,我時常問身邊朋友這個問題,並記錄他們的答案,我蒐集到的回答包括:「寬敞的廚房,中間有大大的開放式中島」、「銀色的保時捷跑車」、「減掉我四十歲之後增加的體重」、「到斐濟的水上小屋度假」、「有個愛我的另一半,一個在生命中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完全被拒絕的人」、「一億元現金,綑在一隻小貓身上送給我」。

關於如何達到快樂的顛峰,我們都有自己的答案,做到之後,我們彷彿終於可以望著人生的風景,說:「就是這樣,我很快樂。」我們的快樂答案可能包含上述提到的事情,也就是達成了夢想中的重大里程碑。這些事情的確可以讓我們快樂一陣子,但是研究正向心理學的專家指出,它們無法讓我們長期感到幸福。

這可以歸因於,人都有所謂的「習慣化」或是「享樂適應」的傾向。一旦這些重大目標成功到手後,我們就會開始習慣它們。當車子還保有特殊的新車氣味時,我們會仔細欣賞,但等每天爬進駕駛座成為固定的習慣後,我們再也不會因為車子而開心。人類非常善於適應各種情境,這有許多好處,在分手、生病、失業……等生命重大的變動,或厄運突然降臨時,這使我們有調適的能力。但是,我們同樣也會去適應好的事情,無論我們第一眼見到某些人事物時感到多麼驚為天人,一旦開始習慣,興奮感也會漸漸減少。所以,如果我們僅僅將時間用來達到下一個里程碑,我們永遠無法真正感到快樂。

事實上,正向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,大約只有百分之十的快樂和重大事件有關,像是我們的財產、房子、居住地段……等。如果今天你可以與別人交換生活,擁有比較「好」的伴侶、「好」的工作、「好」的房子,你也只會多快樂一點點。聽起來或許很沒道理,但確實如此。而那些億萬富翁呢?實際上他們的快樂也不會比我們多上許多。

艾德‧迪那博士曾做過一項著名研究,他發現年收入超過一千萬美元(約新臺幣三億元)的美國人,比起家庭年收入三萬六千美元(約新臺幣一百零八萬元)的人,快樂度只高出一些。此外,也有眾多研究指出,樂透得主獲得更多錢財後,有時反而更不快樂。另外也有研究說明,物質消費帶來的快樂,比起不朽的生命經驗更薄弱。再舉一例:迪那博士與他的研究團隊詢問有錢人的快樂來源時,讓人意外的是,他們並沒有提到游泳池或遊艇,反而說到快樂的家庭、良好的健康,以及幫助他人帶來的充實感。

由此可見,我們並非藉由達到外在的目標而獲得快樂。快樂是發自內在,來自我們的內心。我們擁有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,更重要的是我們感覺自己擁有什麼;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並不是最重要的,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體驗自己的遭遇;擺在我們眼前的事物也不是最重要的,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。

我們不一定要中樂透才能致富。因為,生命的豐富天天都在我們手邊,我們只是需要訓練自己去發現那些美好。

什麼是幸福的生活?有人認為衣食無缺,有人認為功成名就。但你呢?什麼才是幸福的生活?翻開講義,猶如觀看了世界。科技經濟、成功啟示、萬物生命、各地風俗、在地民情,從國際到本土,從知性到感性……講義給你的是全方位的知識響宴,心靈悅讀。或許,你還在找尋幸福,那麼,走進講義,你就更接近幸福。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簡單的小幸福
2015-03-06 07:10

簡單的小幸福

2015-03-06 15:10:00

【文/袁瓊瓊】

日本漫畫家谷口治郎畫了本漫畫叫《孤獨的美食家》。兒子在網路上看到,就講給我聽。

那時候我剛起床,正在喝咖啡,精神介於半明半昧之間。剛起床的時候,我多半都在回憶自己做了什麼夢。因為看了占星書說:冥王星運行到十二宮的人(就是我啦),會做許多夢,有時候是預知夢。因之只要起了床就很努力的回想做了什麼夢,看自己是不是不小心預知了什麼,比如得諾貝爾或是大樂透特獎號碼。

但是都沒有。正確的說,是我總是記不起來自己做了什麼夢。明明是有夢的,在夢裏頭對自己說:一定要好好記住哇,但是醒來就整個忘掉了。只記得做過夢,很像拿了張過期的演出票券,知道曾經有過一場盛大的繁華,但是現在只剩下一個名字,一種意念。甚至無法推斷這意念是喜是悲,是嚴肅,或是荒唐。

每天起了床,總要花很長時間陷在那種若有所失的恍惚裏,因為想不起夢,有種淡淡的哀愁,疑惑自己生命的某一段落可能遺失在虛無裏,也或許什麼都沒有失去。不知道哪一件事更悲哀。沙特寫過一篇小說,講一個人總覺得自己身上會有悲劇情節發生。擔心了一輩子,直到臨終那一刻,他才明白自己生命裏最大的悲劇其實是「什麼也沒有發生」。

什麼也沒有發生,碌碌而生默默而死。在存在主義時期是莫大的悲劇,但是在現代,可能是福報。因為有電影電視,有小說,有漫畫,有狗仔隊,我們不需要真正讓自己發生什麼,觀看別人身上發生的事已經夠了。以前的賣座電影或暢銷書,內容大半是我們期望自己身上能發生的事:美麗的愛情,灰姑娘遇到王子,醜小鴨變天鵝;或者努力終於成功,以及天降好運,突發橫財,雖經歷失敗而終究東山再起。但是現在,凡是激動人心的,都是我們絕不希望自己身上發生的事。我不想搭乘鐵達尼號,也絕無意願在魔鬼終結者的世界裏成為女英雄,當然更不想擁有魔戒(就算可以統治全世界),或者進入別人的夢裏去改變什麼,更別提發現整個人世只是一套運行中的程式,而真實的自己身上接著輸送管沈睡在永恆的夢裏。

(圖/陳狐狸繪)

分享
現在的世界,最大的幸福其實是「什麼也沒有發生」。每天每天,世界上發生一大堆事,都是悲劇,有真實的,也有虛構的。有人死有人傷亡,有人被背叛被家暴被欺騙被設計,所有的相聚為了別離,所有的獲得是為了失去……我們看著別人的不幸,慶幸自己不在那個命運的迴圈裏,不需要成為英雄。

所以,每天每天,在餐桌旁,一邊用咖啡因給自己「開機」,一邊半清醒不清醒的想著遺忘的夢,覺得這日子若是可以一成不變,悠長的延續下去,該是多麼幸福啊。

而為什麼會講起《孤獨的美食家》呢?忘記了。大抵只是兒子隨口跟我聊什麼,我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。生活裏那些可以全然漫不經心的時刻總是很美妙,因為知道自己的疏忽,不用心,甚至錯失,都是被容許的。這應該就是家的意義,容許過失與錯誤的地方。

在兒子的敘說裏,故事男主角是個「一個人的美食家」。他並不和別人共食,只是在網路上找尋自己想吃的美食,然後存夠了錢。在特別的日子裏,懷抱著期望,去到店裏。

他會對前來招呼的侍應生說:「請給我一個人的位子。」然後被領到那單獨的,一個人的座位上。

兒子說:這牽涉到用餐的時間,如果在生意好的時候去,客人太多,可能需要併桌,那不是這位孤獨美食家希望的,所以他多半選擇較早的時間,餐廳剛開始營業,客人不太多,而服務人員和廚師都還精力十足,對於客人或食物還懷有鮮烈的熱情。

他需要一點時間打量餐廳陳設,因為進食的環境也是決定食物滋味的因素之一。他會讓自己沈浸到環境中,把腦波調整成適當的頻率。如是西餐,便想像自己在香榭大道,或普羅旺斯的鄉下,如是居酒屋,便傾聽店內的小曲,讓整個人鬆懈下來,好享用第一口清酒入喉的醇膩滋味。

食物上來的時候,他專心的吃喝,讓食物和酒水伴同氛圍一起為味蕾所吸收,化解。之後,美食家會拿出筆記本,在上面為這一家餐廳打分數。這本子是他獨有的米其林手冊。全世界唯一的一本。不發表不公開不與人分享。

用美食寫日記。真是孤獨的美食家啊。

因為對這故事發生興趣,我上線尋找,發現了谷口治郎的漫畫。然而漫畫書的內容,其實與兒子的描述大相逕庭。

書中主角是上班族「井之頭五郎」。谷口治郎的畫風精細而寫實,筆觸極乾淨。五郎多半穿著西裝,偶爾會把西裝外套脫下來,搭在手臂上。他總是站在城市的某個街頭。在漫畫開始之時,感覺到自己餓了,或者是「現在需要吃一點東西」。於是五郎便遊目四望,找尋餐廳或食堂。並不像我的兒子描述的,有特定目的地。五郎的覓食過程隨機的情況居多。有時候為了躲雨,他進入一間料理店,有時候只是路旁正好看見,也會去吃迴轉壽司。然而這漫畫的迷人處便是作者對這些平淡情節慎重的處理方式。

他仔細的描繪街頭,路人,食堂裏的陳設,旁邊的其他食客。還有食物。那些食物被虔敬的描摹,精細到飯粒與麵條都一筆筆勾勒,還有食器的花紋,桌面的木頭紋頭。

五郎並沒有一本自製的評鑑手冊。與其說他在吃食物,不如說在享受與周圍人與事的互動。吃迴轉壽司時來了許多歐巴桑,最初五郎覺得不快,因為歐巴桑們很吵,破壞了進食氣氛。這並不是正常的用餐時間,不知道這些女人哪裏來的,還這麼多,但是後來就發現,原來壽司店有特別優惠:限時供應鮪魚腹肉。

眼看著供應時間快截止了,五郎卻叫不到自己的鮪魚腹。他聲音太小,被淹沒在那群歐巴桑的大聲嚷嚷裏。這時隔壁座的,原先覺得她很吵的那位婦女,忽然大聲喊:「這邊的先生也要一份啦。」

於是五郎得到了他的特賣食物,並且和隔座的歐巴桑聊起來。用餐完畢,五郎點上一根菸,在煙霧裏看著這群女人離開。想到她們的家人恐怕不知道她們也會從單調家務中出逃,以壽司店的特賣鮪魚給自己創造驚喜,便微笑起來,覺得分享了某種祕密。

非常安靜的漫畫。翻看時,整個人會沈靜下來。據說在日本很暢銷。評價是:「從中可以體會到不少人生的樂趣與簡單的小幸福」。

兒子很喜歡這漫畫。然而他描述的那個孤獨美食家其實更像他自己。他也總是一個人覓食。不太喜歡交際的他,有次去看朋友,兩個人對坐了八小時,一言不發,只是聽著音樂。

我時常擔心他會孤獨一生。但是聽到他的孤獨美食家的故事,覺得他是把五郎的清淡的歡喜與滿足,投射到了自己身上。忽然覺得放心。他的貌似孤獨,內在或許有豐滿的什麼,使得他能夠看到簡單的小幸福,也能體會。

什麼是幸福的生活?有人認為衣食無缺,有人認為功成名就。但你呢?什麼才是幸福的生活?翻開講義,猶如觀看了世界。科技經濟、成功啟示、萬物生命、各地風俗、在地民情,從國際到本土,從知性到感性……講義給你的是全方位的知識響宴,心靈悅讀。或許,你還在找尋幸福,那麼,走進講義,你就更接近幸福。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紫斑蝶守護者詹家龍
2015-03-06 07:09

紫斑蝶守護者詹家龍

2015-03-06 15:09:41

【文.採訪/Bunny】

每年三月,有遷徙習性的紫斑蝶一群群從高雄茂林出發,沿著山脈一路往北飛,帶有紫色光澤及白色斑點的翅膀,讓牠們飛舞起來如同一隻隻亮麗的紫色精靈。而一路為牠們「開路」、守護牠們的人,是從小就追著蝴蝶跑的詹家龍。

現就讀於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班的詹家龍,在接受講義採訪的前一刻,還正忙碌於蝴蝶生態拍攝。聊起自己,他總用簡單幾句話輕輕帶過,但話題轉到「蝴蝶」時,詹家龍的話匣子就打開了,眼睛也開始發亮。比起自身經歷,蝴蝶更像是詹家龍心中訪談的主角。

國小五年級,詹家龍的姑姑送了他一本《臺灣的蝴蝶世界》,開啟他與蝴蝶的緣分,「裏面好多漂亮的蝴蝶,就像郵票一樣,我開始渴望找尋牠們。」靦腆、安靜的詹家龍,遇見蝴蝶之後,嘗試走入牠們絢麗的世界,與蝴蝶對話,長大後更專注於「蝴蝶生態保育」研究與推廣。

憑著熱情,詹家龍在蝶舞中穿梭,快樂不言而喻。然而觀察、研究過程,卻也發現因棲息地的嚴重破壞,原本是「蝴蝶王國」的臺灣,蝴蝶竟然愈來愈少,有些品種甚至已滅絕。「我覺得必須起身保育蝴蝶,為牠們做些什麼,」詹家龍說。他從跟「蝴蝶」對話,變成跟「人」對話,互動模式不再單純且逐漸複雜,生態保育觀念的推廣工作漫長而艱辛,許多問題必須克服。

照片/詹家龍提供

分享
二○○七年,詹家龍在做研究時,發現紫斑蝶遷徙的路徑會穿越國道,車輛快速行駛所產生的氣流,造成蝶群大量傷亡。詹家龍和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的鄭瑞富副教授、林鐵雄副教授,結合了彼此專長,主動接洽國道高速公路局,希望討論出可行的保護措施。經過多次奔走,高公局接受了他們的建議,做了破天荒又具創意的決定—國道讓蝶道。「這是生態工程的突破,也是創舉,」詹家龍說,當時的高公局局長李泰明扮演關鍵性的決策角色,「他有保育觀念,也很有魄力想為臺灣生態付出心力。」冒著引發民怨的風險,下令架設防護網,讓蝴蝶優先、順利通行國道。直至今日護蝶措施仍持續進行,去年的蝶流量約有近五萬隻。這個重要決策,讓臺灣紫斑蝶的生態開始被關注,也吸引許多國際媒體前來報導,臺灣蝴蝶的美麗及詹家龍的用心,被臺灣及全世界看到。「很多事情往往是這樣,可能只是一個人的一個小動作、小決定,卻能產生深遠影響,」詹家龍說。

臺灣的紫斑蝶谷與墨西哥的帝王蝶谷,是二大世界級的越冬型蝴蝶谷,其中,臺灣的紫斑蝶谷包含了至少四種蝴蝶,多樣性是主要特色。但棲地過度開發、破壞,臺灣蝶谷已經不多,目前只在高雄茂林地區及臺東的山谷,才能看見較為完整的紫斑蝶谷。「應該先從根本做起。不管是蝴蝶或其他生態,都需要原生、自然的棲地,而不是人工造林,」詹家龍談起目前可能的努力方向,「應推廣『社區林業』,如果有社區,或個人,願意恢復私人土地的自然環境,都值得鼓勵。」蝴蝶的生存與環境習習相關,除了民間自主性保育,政府單位的決策也必須考慮生態系統的需要,建立一套讓環境恢復的工法。

生態保育最重要的是要大家認同,才會進而去關心,「拍攝影片是最直接、單純的方式,讓人們看見真相,」影像傳播「眼見為憑」的特性,帶來直接而強大的影響力,「與其告訴人們動物、植物有多特殊,不如透過畫面,幫助大家了解屬於臺灣的故事。」詹家龍也與林務局合作,展開全新的臺灣生態紀錄片拍攝計畫,預計用兩年時間,記錄中央山脈臺灣特有種的演化軌跡。

「保育不是一個人的事,要兩個人、三個人去影響十個人,再去影響一百個人,有一百個人就會影響一萬個人。」詹家龍用這樣的信念持續守護蝴蝶,期待臺灣再度成為「蝴蝶王國」。蝴蝶之於詹家龍,是傾盡全力專注研究的幸福來源,而詹家龍之於蝴蝶,則是一路相伴的守護者。

什麼是幸福的生活?有人認為衣食無缺,有人認為功成名就。但你呢?什麼才是幸福的生活?翻開講義,猶如觀看了世界。科技經濟、成功啟示、萬物生命、各地風俗、在地民情,從國際到本土,從知性到感性……講義給你的是全方位的知識響宴,心靈悅讀。或許,你還在找尋幸福,那麼,走進講義,你就更接近幸福。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1px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or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