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髮族相關新聞

脂肪愈少愈好?至少要有體重的15% 2015-03-09 02:13 脂肪愈少愈好?至少要有體重的15% 2015-03-09 10:13:40 【作者/李佳欣;圖片/周書羽】 當你嘗試各種方法恨不得一夜變身時,你想過為什麼會發胖嗎?為什麼要減肥? 因為脂肪。發胖,是體內脂肪組織體積變「大

脂肪愈少愈好?至少要有體重的15%
2015-03-09 02:13

【作者/李佳欣;圖片/周書羽】

當你嘗試各種方法恨不得一夜變身時,你想過為什麼會發胖嗎?為什麼要減肥?

因為脂肪。發胖,是體內脂肪組織體積變「大」,把肌肉、皮膚向外撐開的現象,而不是過去認為的因為脂肪細胞變「多」。

成年人的脂肪組織包含300~400億個脂肪細胞,數目受遺傳及後天環境影響。

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指出,脂肪細胞只有在出生前3個月、嬰幼兒還有青春期前期這3個時段會快速增生,之後數目終生不變,成人變胖,絕大多數是因為脂肪細胞變大。
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鄭侑琪表示,把脂肪細胞撐大的主因,正是吃得太多,多於身體所消耗,導致多餘的熱量變成脂肪滴囤積在細胞內,這時候的脂肪組織主要是白色脂肪(white adipose tissue)。

然而,不管脂肪是變多還是變大、是什麼顏色,一旦體重增加,脂肪就成了過街老鼠。

先冷靜一下,脂肪有那麼壞?真有必要對脂肪趕盡殺絕?最新科學研究要告訴你,脂肪不見得要除之後快,有些脂肪甚至愈多愈好。

專精深色脂肪研究、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曾玉華接受《康健》越洋訪問指出,脂肪細胞不只白色一種,還有棕色(brown adipose tissue,簡稱BAT)和米色脂肪組織(beige adipose tissue)。

目前研究發現,米色和棕色這兩種深色脂肪代謝血糖和脂肪的能力極強,可大量產熱,能有效降低血糖和血脂,另一個附加效果就是能幫助減肥。曾玉華也強調,血糖和血脂控制得宜,體重自然不容易失控。

深色脂肪是個牢牢抓住全世界許多聰明腦袋的議題。全球頂尖的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(NEJM)》先前連續刊登3篇研究報告指出這些特殊脂肪組織的可能位置、總量、作用和代謝速率,掀起國際研究熱潮。

2014年開始,討論脂肪組織如何「褐變」(browning,脂肪組織從儲存作用轉向產熱功能的過程)的實驗報告也驟增。

超過百年,人類一直認為脂肪組織只有一種、由單一細胞組成,也就是眾所皆知的白色脂肪,這觀念在近15年漸漸瓦解…【全文未完,完整內容請見《康健》196期;訂康健雜誌電子版

《康健雜誌》提供身心靈健康的資訊、社群與服務,解決個人所有健康疑難雜症,透過各種數位工具幫助網友輕鬆吸收資訊,並且當網友或其親朋好友面對健康抉擇時,協助找到方法,幫助自己及他人。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李心潔:懂得承擔,每個選擇都不必後悔
2015-03-09 02:12

李心潔:懂得承擔,每個選擇都不必後悔

2015-03-09 10:12:15

【作者/李佳欣;圖片/周書羽】

因為歌曲《自由》、《裙擺搖搖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李心潔,最近為了宣傳恩師張艾嘉執導的電影《念念》來到台灣。暌違十年再次與師父合作,李心潔一改清新、純真的少女形象,飾演一位居住在漁村、長年忍受丈夫家暴的滄桑母親。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,她帶著其中一個孩子離家到都市,卻在另一個孩子生命中留下了傷痕。

看了電影《念念》,大家突然驚覺,李心潔不再是那個蹦蹦跳跳的小女孩了,面對風雨,她無愧面對人生所有決定。

「我難過死了,就在現場一直哭,一直哭,」李心潔回憶骨肉分離的那場戲,直嘆令她刻骨銘心。她坦言剛收到劇本,就對這個角色感到障礙,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媽媽可以做出這麼殘忍的選擇。一看完劇本,李心潔立刻就拿起電話打給張艾嘉。

「但張姐告訴我,其實人很多時候做決定時,並沒有辦法想得那麼清楚。你當時可能在困境裡,只能做出一個決定,等很多年後,回過頭看,才發現那個決定原來傷害了某些人。可是當時做決定時,沒有辦法想那麼多的,」李心潔想了想,人確實不完美,沒有人不曾犯錯,才終於釋懷。

張艾嘉曾說,電影中的李心潔是整部電影中「爭議最大的角色」,有些人覺得這位母親太自私。但走出戲外,李心潔恰好相反,她總在許多人生重要的時刻做出做對得起自己,也對得起別人的決定。

感到痛苦時,回頭檢視選擇的初衷

2003年李心潔因《見鬼》得到金馬影后,演藝事業達到高峰。但當時她與導演彭順相戀,為了照顧彭順與前妻的女兒,她一度淡出影壇,讓不少影迷感到惋惜。去年,傳出婚姻問題,李心潔竟又選擇寬容地原諒對方,陪伴丈夫一起面對外界風雨。

很多人認為她傻,覺得她委屈,但談到對人生的重大抉擇時,李心潔這樣說:「做任何的決定,如果是光我自己的,我都覺得比較容易,但當有些決定會牽扯到我所愛的人,就會需要很多的考慮。」

其實,後母這個角色很難,李心潔經歷過,但她選擇找回相愛的初衷。

李心潔與丈夫彭順交往不久後,就決定要將彭順的女兒視為己出,讓她感受到母愛與家庭的溫暖。但三人開始相處後,就發現自己缺乏安全感與耐心,加上外界工作機會不斷,讓她一時找不到平衡點。

有好一陣子她天天都與對方爭吵,終日籠罩在負面、激烈的情緒中。「那時,出現很多的負能量,整個人在不能適應的狀態,覺得很痛苦,不知道該怎麼去享受當媽媽這個角色,」李心潔說…【全文未完,完整內容請見《康健》196期;訂康健雜誌電子版

《康健雜誌》提供身心靈健康的資訊、社群與服務,解決個人所有健康疑難雜症,透過各種數位工具幫助網友輕鬆吸收資訊,並且當網友或其親朋好友面對健康抉擇時,協助找到方法,幫助自己及他人。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譚敦慈:玉米農藥多?別被誤導了
2015-03-09 02:11

譚敦慈:玉米農藥多?別被誤導了

2015-03-09 10:11:44

【作者/譚敦慈;整理/王暄茹;圖片/康健資料】

有位科技業老闆說,玉米的農藥很多,吃火鍋放玉米就會變毒湯,造成民眾恐慌。

其實這是錯誤的。因為玉米在冒出幼嫩果穗時,摘下頂部的果穗就是玉米筍,剩下的果穗在穗頭點了農藥後,直到採收都不會再用藥。因此,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,農藥早已分解。

如果還不放心,清洗玉米時,先將外皮剝到剩下兩三片皮,開始以軟毛刷在流動清水下,慢慢轉面、從頭到尾地輕輕刷洗,一併剝除剩餘外皮和玉米鬚,再泡入水盆中,水龍頭關到最小的流水,持續溢流10~12分鐘即可。

玉米屬於五穀雜糧類,如果保存不當也會產生黃麴毒素。

非洲肯亞某個村落,曾發生食用了含黃麴毒素的玉米,上百人猛爆性肝炎死亡的中毒案件。

買回家的玉米若當天沒有料理完,最好以沒有油墨的白報紙包裹,放入塑膠袋中但不封口,直立放入冰箱冷藏,如此可留住玉米的水分又不致潮濕腐爛。白報紙可以避免潮濕,且溫度維持在攝氏12度以下,黃麴菌就不會分泌毒素。順著玉米生長方向直立放置,也比較不容易壞掉。

玉米:豆類=3:1,最佳抗癌比例

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玉米搭配豆類是最好的抗癌、高纖料理。

穀類缺乏離氨酸,豆類缺乏甲硫酸胺,兩者搭配可互補不足。玉米也含有硒及榖胱甘肽,具有抗癌、抗老化功效,還能提升孩子的記憶力。以3份玉米搭配1份豆腐是黃金比例。

另外,玉米的含鈣量和牛奶差不多,是攝取鈣質的另一個來源。若選擇豆腐搭配玉米,最好避開傳統市場的板豆腐,因為底下的木頭板子經年累月使用,容易發霉。

玉米的品種很多,每個人也要依自身健康狀況,選擇合適的玉米。比如糖尿病人不適合吃甜度高的甜玉米,建議選擇老玉米(白玉米);腸胃不好的人可以選擇糯玉米。

此外,玉米入菜時,要酌量減少其他的主食米飯麵或根莖澱粉類食物…【全文未完,完整內容請見《康健》196期;訂康健雜誌電子版

《康健雜誌》提供身心靈健康的資訊、社群與服務,解決個人所有健康疑難雜症,透過各種數位工具幫助網友輕鬆吸收資訊,並且當網友或其親朋好友面對健康抉擇時,協助找到方法,幫助自己及他人。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1px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or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